水质检测中氨氮值的正常范围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通常情况下,水体的正常水质中氨氮含量应低于0.2 mg/L。而氨氮废水的排放标准限值范围则为0.02 mg/L至150 mg/L。氨氮是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,即在水中以游离氨(NH?)和铵离子(NH??)形式存在的氮。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,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,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危害性。
当废水中氨氮浓度高于500 mg/L时,被称为高浓度氨氮废水;反之,则称为中低浓度氨氮废水。由于工艺条件和水质指标的限制,不同类型废水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。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氨氮废水治理方法:
一、吹脱法
吹脱法是一种通过向废水中引入空气,促进易挥发性溶质从液相转移到气相中,从而实现废水处理的过程。这种方法利用氨氮在水中的挥发性,通过气液传质作用,将氨氮从废水中去除。
二、化学沉淀法(磷酸铵镁沉淀法)
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向氨氮废水中投加含有惭驳??和笔翱???的药剂,使污水中的氨氮和磷以鸟粪石(磷酸铵镁)的形式沉淀出来,同时实现氮和磷的回收。这种方法在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中,考虑到成本和效益问题,常采用吸附法和生物法等。
叁、生物法
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,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,将废水中的氨氮最终转化为氮气,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。对于可生化性较高的废水(BOD/COD > 0.3),氨氮可以通过生物法有效脱除。
四、吸附法
吸附法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,其中一种或多种物质(吸附物)在另一种物质(吸附剂)表面上的浓度发生变化。其实质是物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体表面的一种传质现象。吸附法是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较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之一,具有操作简单、成本低等优点。
五、折点氯化法
折点氯化法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脱氮工艺。其原理是将氯气加入氨氮废水,直至某一临界点,将氨氮氧化为氮气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氨氮浓度较高的废水,但需注意氯气的使用安全。
氨氮污染的来源及影响
由于水质指标和工艺条件的不同,针对不同类别的废水,采用的氨氮处理技术存在很大差异。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是水体中氮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。大量未被农作物利用的氮化合物,通常通过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。随着石油、化工、食品和制药等工业的快速发展,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含量也在急剧上升。这些氨氮污染物不仅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还会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