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需氧量(颁翱顿)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。颁翱顿值越高,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越严重。有毒的有机物进入水体,不仅会危害水体中的生物(如鱼类),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,引起慢性中毒。因此,水质颁翱顿的检测和超标治理至关重要。
水质颁翱顿超标的原因
水质颁翱顿超标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: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产生和水处理工艺的缺陷。
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产生:
食品厂:多余食物的残留与水体混合,导致污水颁翱顿超标。
化工厂:还原性物质(如硫离子和氯离子)的排放,增加了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。
电镀废水: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,导致颁翱顿超标。
水处理工艺的缺陷:
生化处理(水温过低):当温度过低时,菌种的活性降低,从而降低对颁翱顿的分解效率。
水中溶解氧不足:当水中溶解氧不足以满足菌种自身代谢时,菌种活性下降,污水颁翱顿处理效率大大降低。
废水中某种指标(氨氮、重金属)浓度过高:污水中某项指标过高会毒害生化池中的菌种,导致颁翱顿降解不完全。
水质颁翱顿超标的治理方法
针对水质颁翱顿超标的问题,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治理方法:
絮凝剂法去除颁翱顿:
采用化学混凝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,显着降低废水的颁翱顿值。通过添加絮凝剂,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,从而便于沉淀或过滤。
微生物法去除颁翱顿:
生物法依靠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有机物分子,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,从而达到处理目的。由于微生物繁殖速率快、适应性强、成本低廉,近年来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例如,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是常见的微生物处理方法。
电化学法去除颁翱顿:
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实质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电解作用,将水中的污染物去除,或把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。这种方法具有高效、快速的特点,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。
吸附法去除颁翱顿:
通过活性炭、大孔树脂、膨润土等活性吸附材料,吸附处理污水中的颗粒有机物和色度。吸附法可以作为前处理,降低容易处理的颁翱顿值。
氧化剂法去除颁翱顿:
近年来,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。该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下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,降解水中的有机物。然而,该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,如寻求更高效的催化剂、催化剂的分离与回收等。
结语
水质颁翱顿超标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,因此日常的水质监测必不可少。如果发现COD超标,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。通过科学的检测和合理的治理方法,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COD值,保护水生态环境,保障人类健康。